中國互聯網十年大戰(Part 1)
BAT(百度、阿里、騰訊)的創辦時間都是在上個世紀1998~1999年間,那時周杰倫還窩在吳宗憲的公司寫歌,五月天剛出道發行第一張專輯。台灣互聯網的流量霸主是無名小站、番薯藤和奇摩站。谷歌才剛成立,臉書還沒出現,大家還在模仿和仰望世界霸主雅虎。
可世間一切的蓬勃發展,在2000年遇到了超級黑天鵝的美股互聯網泡沫。但是BAT這三家艱辛地存活了下來,並在2004~2005年間如同開竅般開始崛起,隨著2005年騰訊在港股上市,這三家都在各自的領域成為一方霸主。可以說2005~2010之間,中國互聯網是BAT的時代。
但是互聯網流量的爭奪,從不缺後浪崛起。在2010~2020年間,中國互聯網又發生了幾次大戰,有的BAT有介入,有的他們袖手旁觀。裡頭有燒錢補貼,公關戰,挖人爭鬥,燒掉了無數資本,也燒出了一些偉大的公司。Hive Ventures的創業夥伴們,剛好當年就在互聯網圈子裡,看過這段歷史,現試著從一個見證者的角度,說一下這幾年的故事。
本次預計要寫幾個故事。分別為:社交網絡大戰、千團大戰、3Q大戰、O2O大戰、網約車大戰、共享單車大戰等。
1. 社交網絡大戰
2008年3月新浪微博横空出世,模仿Twitter,做所謂的文字信息流。同一時間,辦公室里傳出怪現象,一夕之間,白領見面都在彼此問候:“你今天偷菜了沒?”這個怪現象蔚為奇談。
原來大家都在上一個新的社交平台叫做開心001,平台上有一個開心農場的遊戲。由於好友越多,種菜越快,所以眾人紛紛邀請好友加入平台。這一年起,中國跟隨著彼岸的facebook和twitter的崛起,開心001和校內網出現,自此進入了社交元年。
BAT見社交網絡勢不可擋,躍躍欲試下海。騰訊推出了騰訊微博,阿里暫時沒有動靜,按捺不動。百度則專心經營貼吧,試著用BBS走自己的社交路。百度曾嘗試推出了百度圈子和百度空間,但是都無疾而終,反而貼吧到現在還有一席之地。
那時中國互聯網還是以模仿西方的產品為主,新浪微博模仿Twitter,開心001則是模仿facebook。有一個美國回來的大佬陳一舟,見開心001紅紅火火,花錢收購一個域名叫做kaixin.com上線。結果正牌的開心網只能用kaixin001.com的域名,很多慕名而來的卻上了山寨版,給陳一舟貢獻了不少流量。此人買了一家公司,轉成自己的社交平台叫做人人網,也是來搶佔社交流量的紅利,但是他跟開心001不一樣,人人網走的是校園路線。
正牌的開心001開啟了KOL的局面,那個時候開心網上的內容分享達人,能夠讓內容被閱讀幾百萬次。這批人後來開始轉戰各大社交平台,有些人從個人賬號開始,成立工作室,成為後來的MCN或大V。嚴格上說,在2009年,這批開心網的紅人就是第一批KOL。
開心001是那個時候的流量之王,全中國的白領都在偷菜,都在玩社交遊戲。但是陳一舟佈局的人人網,挾校園學生的流量後來居上,竟然更獲資本注視,搶先在Nasdaq上市。而新浪微博依靠媒體的流量,大舉挖明星進來微博入駐,終於在互聯網中站住一個勢力。
可惜,開心001的創始人是技術出身,個性保守,對于資本欲拒還迎,最後開心001依靠社交遊戲起來的流量,最終由於缺乏堅實的社交關係,反而落寞了,追不上新浪微博和人人網的腳步。
人人網的下場也不怎麼樣,在其掌舵手陳一舟的資本運作下,人人網2011年曾有上市的高光時刻,但是陳一舟雖然是個資本高手,卻沒有產品的心,後來人人網的流量也每況愈下,漸漸的也消失在邊界里。
騰訊微博是比較可惜,大家都以為夾帶著QQ的海量用戶,還有運作QQ空間的經驗,騰訊微博能打敗新浪微博。可惜的是,QQ是強關係鏈產品,微博並不是。微博是一個單向的社交產品,單向關注,非常適合網紅和明星來發展。那個時候騰訊還不懂得怎麼玩轉明星流量,反之,新浪微博利用其四大門戶的媒體優勢,找了明星進駐。因此騰訊微博被新浪微博打壓得沒有什麼流量。騰訊看風口做跟風的產品很多,失敗也很多。但是2005年的時候,騰訊收購了一個郵件團隊來做QQ郵箱,這個做郵件的團隊,在2010年時,竟然在三個事業群的競爭中,做出了一個非常成功的社交產品,從此讓騰訊扳回一城。這個自然不說各位也明白是什麼產品。
在這次大戰中,有一個小插曲。有一個海歸的福建人也嘗試著逐鹿中原,可惜飲恨。此人創辦了校內網,流量在校園裡大增,可惜他資金不夠,買不起服務器,搞不定流量,只好含淚將校內網賣給陳一舟。陳一舟將校內網倒騰了一陣子,改名成為“人人網”。這個海歸,不相信自己的夢要停在這裡,又繼續創辦了飯否網。飯否網是一個文青和憤青聚集的類Twitter產品。可惜的是,這個人又失敗了,飯否網被迫關閉。但是這兩次的失敗經驗,卻為日後的崛起累積了經驗和力量。這個人叫做王興,往後的日子裡,中國互聯網會常常聽到這個人的名字,他將成為能夠挑戰BAT的新時代霸主。
這一次的社交網絡大戰,開心001,人人網、騰訊微博現在都沒有了,最終留下的竟是新浪微博。放眼中國,最後並沒有類似facebook的產品留下。而微博玩轉流量越來越拿手,直到今日,仍佔據著中國互聯網的一角,且是各路娛樂明星分手、離婚和重大社會事件的起源地。